(通讯员 孟远)7月7日至10日,由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部地区通识教育联盟和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共同举办的“智识无界:人工智能时代通识教育思维与技能提升培训班”在武汉大学顺利举办。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常务副主任桑建平、副主任彭华、副主任文建东,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仲华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12所高校的30余名通识教育界的同仁们参加了此次培训。
李建中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首先从人文精神的厚植传承、科学精神的探索突破和中国精神的熔铸践行三个方面介绍了武汉大学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育人体系、课程架构及教学模式。他强调,本次培训旨在为各位老师搭建一个高质量的交流互动、学习借鉴平台,期待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分享经验、启迪智慧,不仅能收获前沿的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更能点燃彼此在教育创新路上的新灵感,共同为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以“经典传承+技术赋能+学科融合”的创新培育范式,搭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专题讲座邀请了来自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8所高校的10位知名专家围绕AI时代课堂美学,“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的理念、路径及数智赋能,古诗词中的天文学,大模型时代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AI时代通识课程的重构与实践赋能,嵌入式课程群数智化建设的创新实践,AI时代通识教育的成人愿景与教学改进,人工智能时代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数智时代的人文素养,从通识课空间到空间驱动的通识课等内容展开授课。还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龚健雅以《时空智能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为题进行分享,阐释了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为参训者带来跨领域的深度启发。
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走进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通过丰富的馆藏展品,感受艺术与学术的交融共生;在武汉大学校史馆内,从泛黄的史料文献到生动的影像记录,学员们一步步探寻着武汉大学跨越百年的发展足迹,深刻体悟着这所学府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精神传承。参观武汉大学校园,漫步于宋卿体育馆、老斋舍、老图书馆等早期建筑之间,学员们既感受到了武大早期建筑的魅力,也仿佛穿越了时光,触摸到了这所百年学府的“前世今生”,深刻感受到珞珈文化浸润人心的独特魅力。

结业仪式上,李建中教授受邀作总结发言。他对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培训既深化了对通识教育本质的认知,也为前沿技术与教育实践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最后,他表达了与各高校通识教育同仁加强往来、互学互鉴,共促知识共享与学术繁荣的殷切愿望。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美育教研室主任马志辉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由衷赞叹了此次培训内容的精深与专家团队的卓识,亦感佩武大在社会服务中所彰显的担当。她特别提及李建中教授的课程,称其不仅点燃了提升学生审美兴趣与学习动力的火花,更与自己对于美育与知识教育融合的理念深深契合,引发强烈共鸣。郑州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马锋则表达了此次培训让他对武大精神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与教授们的交流令他对通识教育的价值与未来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将把所学带回校园,让武大通识教育的人文光辉在更多地方闪耀。

此次“智识无界:人工智能时代通识教育思维与技能提升培训班”是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通识教育中心的首次合作,不仅为武汉大学与全国各高校的通识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推动中国中部地区通识教育联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通识教育中心也将继续携手共进,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通识教育人才为核心抓手,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合作模式,不仅立足中部地区推动通识教育的协同发展,更将积极辐射全国,为新时代通识教育的创新突破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武大力量。

(本项目负责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7-68778204)